認識脊髓損傷

【脊髓損傷的造成 】

造成脊髓損傷的原因通常因外傷所引起,其中最常見的是車禍造成,其他如槍傷、刀傷、高處跌落、運動傷害亦會造成。脊髓損傷中超過一半以上發生在頸椎,其次是胸椎、腰椎、薦椎部份。最常見的脊髓損傷機轉是過度屈曲,例如頭部撞擊到汽車的擋風玻璃,頸椎遭受快速過度屈曲。
脊髓損傷最常見受傷的脊髓位置在第1-2頸椎、第4-6頸椎和第11胸椎-第2腰椎,受傷後可能有一些細小出血點發生在脊髓中的灰質,發生後第一個小時,脊椎間開始發生水腫,水腫發生原因是因一些化學物質被釋放出來(如:前列腺素等),在第2-3天水腫情形達最高峰,受傷後七天開始減緩;而水腫情形有時會造成暫時性感覺功能喪失。脊髓損傷最初亦會造成血液動力學不穩定,在急性期因水腫厲害故無法斷然決定是否會造成功能上永久性的喪失。
當脊髓受傷後產生脊髓休克,特徵為病灶下完全喪失肌肉骨骼功能、腸道及膀胱的張力、性功能及自主神經反射;亦會造成靜脈回流減少及產生低血壓,血管擴張、代謝增加使下視丘無法控制溫度,腸胃道灌流不足、黏膜受損,有潰瘍及出血情形。
高位的脊髓損傷常會有脊髓休克,在病人血液動力學及通氣穩定的情況下,可使用電腦斷層檢查及核磁共振,檢測受傷部位的嚴重度,或脊椎中有無骨折情形,也常使用在病患無法由X光判讀有無神經方面缺失的問題。
當脊髓損傷時,在現場缺乏X光作依據,最簡單搬運傷患的方法是使用硬板床和頸圈固定,使軀幹和頸椎保持一直線。頸椎損傷可能產生呼吸道窘迫情形,立即的處置方式是維持病人呼吸道通暢和提供適當的氧氣供應。
在急診室的緊急處理包括:靜脈輸液及注射高劑量類固醇、鼻胃管插入、氧氣給予、替傷患放置氣管內管時,不可過度伸展頸部,使用推拉下領之技巧(jaw thrust techninique)。必要時以抽吸方式維持傷患呼吸道暢通,當呼吸肌的功能喪失或不良時,可能需要使用呼吸器以協助傷患呼吸。待神經外科醫師評估及安排手術後,轉入加護病房。
術後長期的照護包括:肢體復健提升活動力、減輕疼痛、預防壓瘡、重建膀胱功能、心理支持及性生活調適。唯一的預防方法是注意安全,避免脊髓受傷。

【脊髓損傷後的狀況】

  • 下肢癱瘓: 
    胸腰部以下之脊髓神經受損者,兩下肢及軀幹受影響而失去功能。
  • 四肢癱瘓:
    頸部脊髓神經受損者,四肢皆受影響而失去功能。
  • 自主神經功能失調: 
    影響所及包括心跳、血壓、呼吸、排汗、大小便控制及性功能等。
  • 後遺病變: 
    壓瘡、尿路感染、心肺功能衰退、痙攣、神經根痛、性功能障礙、自主神經過度反射、體溫調節功能失常。
  • 心理障礙: 
    失去自信,無法面對殘障的事實,甚至自我封閉,遠離人群。
  • 經濟困頓: 
    絕大多數的患者無法恢復原有之工作能力,由生產者變成依賴者,且需終生的醫療照顧,因而產生家庭經濟困頓的窘境。
  • 社會適應不良: 
    脊髓損傷者在身心受創之後,無法及時回歸社會,不但會成為家庭及社會的負擔,更會造成家庭、婚姻及人際關係的危機。

【脊髓損傷的各項統計數字】

脊髓損傷的發生原因交通事故 54%高處落下 15%職業傷害 12%
病變 9%運動傷害 5%其他 5%
平均受傷年齡 27.3歲 
受教育程度男性 85.6%女性 14.8%小學 19%
國中 20%高中 37%大專 18%
脊髓損傷的殘障程度四肢癱瘓 31%下半身癱瘓 69%使用輪椅者 92%
最困擾的健康問題大小便 50%褥瘡 21%神經抽痛 9%
就業,就養之需求就業率 27.3%需就業者 42.5%需就養者 65%
經濟狀況低收入 41%不穩定 48%其他 11%